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信息动态» 学院动态

我院召开本学期教学任务约定执行情况座谈会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09-06-05  浏览次数:

  6月3日下午4点,我院在学生处201会议室召开了教学工作座谈会。理学院、生命学院和人文学院的11名骨干课程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教学任务约定实施情况、教学任务约定所存在的问题、配套资金的落实、以及期末考试形式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并就新人才培养方案征求了教师意见。

一、教学约定制度实施情况

  本学期我院5个大类共10门课程推行了教学约定制度,按照《教学任务约定书》组织教学。座谈中教师充分肯定了学院学生学习的良好状态,对推进教学约定制度表示极大的认同和支持。教师普遍认为教学约定制度能够结合学院要求保障教师独立大胆开展教学改革,是教师对内容体系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学生思维能力训练以及考试方法改变最有效的举措和制度保障。

  《高等数学》课程由李新有、宋世德、张远迎三位老师分别担任三个课头。老师普遍改变单一的讲授模式,增加讨论、自学部分,学生参与性很高。教师普遍注重学生能力训练,加入了实验环节,增强了学生兴趣。在知识传授中,注重了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引导学生不仅仅只停留在发现问题的阶段,而应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加强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充分利用邮箱,QQ等网络工具及时和学生沟通答疑。此外,教师还针对多媒体课件,强调优质课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而不能单一的搞一刀切等。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由邵崇斌和徐钊老师按照团队组织教学。两位老师大胆创新,把原来64课时的课堂学时改革为56学时的课堂教学和8学时的实验教学,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如何用统计软件处理大量的数据,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还加入大量的案例,注重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鼓励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战争阵地布置等。

  通过约定式教学,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邵崇斌老师非常生动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学生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首先要改变观念。他认为,学习获取知识不是目的,关键是通过获取过程得到能力的提升,从而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能力观。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和理论推导演变,逐步改变“启而不发”的状况。

  《普通生物学》课程由陈铁山老师授课。陈铁山老师充分肯定了教学任务约定制度,强调教学改革重点是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学内容的调整,同时增加现场教学。在经过一个学期的推行,效果不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吕军利、周红云、党怀斌三位老师进行团队授课。他们开展了团队化的授课方式,灵活的授课方式有利于课程课时的平衡,增强了教师优势互补,此外学生也领略不同教师的讲授风格,受益匪浅。

  《人类文明史》和《大学语文》课程是针对工商管理新开课程,由郭风平、张志彪、周仕慧等老师讲授。郭风平老师综合国外三本教材的知识,汇集自己研究成果,系统地教授使学生受益匪浅,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张志彪老师肯定了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资料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接受新观点;课堂教学采取“百家讲坛”的漫谈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布置开放性的论文题目,促使学生多方面、多途径查找资料,拓宽学生知识面。

  总体来看,教学任务约定制度有效地推进了教学,使教师优化了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普遍增加自学、研讨的比重,加入实验环节。课堂教学形式多样,课堂之外,教师利用多种手段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时间增加。

  课程的改革也促使教师改变单一的考试形式。任课教师加大了平时成绩比重,通过单元测验、论文、实验报告等不同形式全面衡量学生学习过程。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会上,教师谈到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差异明显,逐渐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教师普遍反映经过半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差异性明显表现出来;程度好的学生接受能力强,作业质量好;而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比较吃力。这些已经从作业和实验报告中明显表现出来。

 2.教学管理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1)教师认为个别课程安排不够合理,如《高等数学》课程安排在78节,上课效果差;

  (2)在排课问题上,不同大类合班上课,不同的工程训练时间导致课程连贯性不强;

  (3)排课系统只能按照一个教师时间排课,团队授课方式造成课程组其他老师的课程冲突,带来不便。

 3.教师需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自身不足,并不断地完善知识体系。

 4.配套课件、教材有待进一步建设。部分新课程没有正式的教材,建议学院能给与资金的支持来解决这一问题。

三、教师提出的一些建议

 1.教学手段的革新与充分利用多媒体。宋世德老师强调教学手段改革的重要性,建议引入人民大学研制的一套成熟的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对高等数学课程也有很大的可行性,搞一刀切是不切实际的,教学关键是要看教学质量是否有所提高。

 2.管理上要给学生松绑,不应过多限制学生上网。讲授《普通生物学》课程的陈铁山老师极力主张开拓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各种媒体手段接受新思想,新观点;

 3.要树立良好的学风。邵崇斌和陈铁山老师都表示一个班的学风事关重要,而学风的树立和班干部是密切相关的。建议配备学生干部要重点考虑学习成绩,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干部的带头作用。

 4.新型考试形式同时也催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刘亚相老师反映加大了平时作业的比重造成期末成绩的不公平。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周红云老师也认为考试标准不易把握。

四、学院几点意见

 1.约定课程课时量的计算方法按照在原有基础上浮动30%-50%。

 2.关于教师反映的教改配套资金的落实问题,明确每门课配套经费3000-5000元,用于实验室改造、教材建设等方面,但要按需合理支配。

 3.适时组织专业教师外出学习调研。

  教学任务约定制度保证了教师教学的自主性,内容的调整,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完全由教师决定。团队授课的方式又突破了教研组的界限,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把教学自主权完全交给教师。这些都需要教师开阔视野,学习先进的教改经验,很好的把握教学改革的动态,能够自主地把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教改任务联系起来,切实把约定制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长期坚持,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4.教师可以大胆依据课程性质决定考试的形式。对于数理化课程要严格规范地进行统一考试;但对于文科类课程,采取考试形式多样,标准统一的原则来进行,如《马克思主义原理》采取论文和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分配两者比重。

  此外教师对学院提出的“二段三阶多类型”课程体系表示了极大的认同,对新的课程学时和学生自主选课的教学方式也表示了充分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