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课堂创新:分子研讨激发卓越人才培养新动能
近日,2024级卓越班英文《有机化学》课堂开展了特色分子两面性研讨活动。学生在课堂上选择感兴趣的有机分子,自行查询资料,从分子的发现史、好处和坏处,以及分子前景等,通过AI辅助完成分子研究报告,并进行展示汇报和讨论。该活动要求3-5名学生团队合作,围绕"Two Sides of the Molecule: The Bad And The Good "主题,运用DeepSeek、ChatGPT等十余种AI工具完成资料搜集、PPT制作及汇报,展示了我校本科生课堂AI赋能教学新模式。
本次研讨课教学活动呈现三大亮点:一是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邀请跨年级、跨专业学生组成质询小组,涌现出一些优秀学生提问者;二是引入校外专家参与,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高艳蓉副教授等5名青年教师现场观摩,高度评价了"以学生个性化卓越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三是实现教师角色转型,从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重点提升学生的AI应用能力与批判性思维。
在本学期的《有机化学》教学活动中,引入了博士留学生Ayesha Jalil的"人工智能工具在当代科学数据图制作中的应用"专题讲座,结合本次分子研讨环节中的AI赋能教学,使课堂焕发新鲜活力。有机化学"最美笔记"评选活动,也正在同期进行中。通过持续优化这些创新环节,极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热情,也为教师提供了个性化教学设计和智能化课堂管理的有效支持。
创新学院将持续推进AI技术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重点提升学生的中英双语学术表达能力与创新思维水平,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新路径。这种融合AI技术赋能、强化跨学科互动、优化过程性评价的立体化教学改革,将深入践行"以学生个性化卓越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正在成为基础课程建设的突出特色与创新亮点。
AI赋能培训、分子研讨汇报及反馈座谈
编辑:马 川
终审:王文良